老爸评测联合浙江卫视调查:超标400倍或致性早熟 警惕儿童用品背后的“隐形杀手”
近期,老爸评测联合浙江卫视中国蓝新闻展开专项调查,针对中小学生常用的跳绳等体育用品进行质量抽检,结果显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超标问题触目惊心,最高超标达400倍,可能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跳绳成“重灾区”:超标400倍,长期接触或致性早熟
此次调查线上线下共采样22批次跳绳,覆盖主流电商平台和学校周边文具店。检测发现,10款产品检出邻苯二甲酸酯,其中7款超标30%以上,线下采购的4批次跳绳全部超标,最高超标400倍。

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讯委员吴彬指出,邻苯二甲酸酯可通过皮肤接触、口腔摄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干扰内分泌系统,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生长发育异常等问题。若一天内接触超10分钟或间歇性接触超30分钟,即构成长期暴露风险。
杭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素红表示,环境中的增塑剂暴露是儿童性早熟的重要诱因,约60%的性早熟患儿身高显著低于遗传预期,甚至达到矮小标准。

儿童用品邻苯超标乱象:从童鞋到贴纸
不仅是跳绳,老爸评测团队在日常检测中还发现,橡皮擦、儿童游泳圈、包书皮等用品同样存在邻苯超标的问题。2024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络销售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也显示,童鞋、儿童玩具、学生书包、学生文具等产品均有邻苯超标现象。

老爸评测:推动行业变革的“安全卫士”
老爸评测自2015年成立以来,通过众筹检测、自媒体曝光等方式,推动多领域产品安全标准升级。例如,其主导的“无毒包书皮”项目促使行业摒弃有毒PVC材质,改用食品级PP材料;超轻黏土“无硼配方”改写行业标准。此次跳绳检测再次凸显其作为民间质检平台的价值,通过联合媒体与实验室,为消费者提供科学参考。
家长如何规避风险?
1. 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三无”产品,优先选择标注执行标准、检测报告的商品。
2. 材质与触感:避免过于柔软或颜色鲜艳的塑料制品,这类产品可能含过量增塑剂。
3. 使用后清洁:督促孩子接触塑料制品后及时洗手,减少皮肤残留。
4. 关注标准动态:新版国标实施后,选择符合限值要求的产品。
监管与标准完善刻不容缓
本次调查揭示了儿童用品安全监管的漏洞,也凸显了完善相关标准的重要性。家长在关注产品价格与外观的同时,更应重视安全问题,避免孩子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目前,《跳绳》国家标准草案已发布,首次将邻苯限值纳入要求,预计近期公开征求意见。未来,老爸评测将持续关注儿童用品安全问题,并推动相关行业提高产品质量标准,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