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成效和创新模式已形成示范正在全市各区推广传播

来源:东方财富 2022-02-18 22:15:36  阅读量:11425   

日前,天津市政务信息公开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技术交易情况,滨海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73.97亿元,同比增长21.3%,并已超过去年全年成交额,创滨海新区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以来历史新高。

滨海新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成效和创新模式已形成示范正在全市各区推广传播

在成交额占比表现上,滨海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约占全市一半,达48.7%,继续稳居全市第一,在指标完成度表现上,滨海新区前三季度已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87.38%,五个开发区和区本级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均大幅超额完成了预期工作任务滨海新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成效和创新模式已形成示范,正在全市各区推广传播

根据消息显示,2021年,新区科技局超前谋划年度工作目标,广泛征求高校,院所和产业界专家意见,联动各开发区认定机构,建立季度工作简报制度,压实工作责任政策出台方面,区科技局制定了《滨海新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对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的登记机构按照成交额分级给予资金奖励,相关政策措施8月已随《滨海新区推进创新立区,打造自主创新升级版若干措施》印发全区实施

技术合同智能认定方面,2021年,新区科技局继续推动技术合同智能认定云服务建设,6月实现智能认定全域覆盖,登记工作实现云服务和线下服务并轨运行,受到登记单位广泛欢迎,内蒙古,河北,浙江等地科技部门纷纷到天津学习云服务经验,洽谈推广合作。今年,新区科技局提前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广泛征求高校,院所,行业专家意见,联动各开发区认定机构,科学分解任务指标,定期组织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调度会,加强技术合同认定机构管理和监督。针对生态城工作体系不健全,专业人员少的困难,新区科技局主动帮助联系第三方登记机构与生态城建立配套机制,多次组织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在华海通信,华慧信等10余家科技企业开展政策宣传活动。。

此外,新区科技局秉承抓大,养小,补短板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大额技术合同认定单位存量,注重培育新引进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增量,建立惠企服务专班深入企业一线宣贯《民法典》和技术合同税收优惠政策,补齐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前三季度,区科技局和各开发区科技部门深入分析全区技术合同登记结构和产业图谱,实地调研中石化四建等60余家存量单位,新发掘500份技术合同,建立了长效沟通机制帮助企业登记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

30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