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保业务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大有可为
今年以来,央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频频出台针对性措施,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切实提高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为小微企业排忧解难日前,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银行业在协助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快速增加,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保险业帮助小微企业融资有两个工具,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保险业也将这两类保险称为信用保险业务,其功能是为企业或个人增信
从今年以来信用保险业务发展情况来看,据银监会数据,前5个月,保障型保险保费收入213亿元,同比微增1.5%虽然监管并未披露信用保险的最新保费数据,但在过去几年中,保证保险在信用保险业务中占比较高,对信用保险业务的整体增速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以来信用保险业务整体增速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主体的增信功能
这背后的原因有三:一是2019年以来,部分保险公司承保的P2P履约保证保险出现巨额亏损,个别公司被拖入连年亏损的泥潭在这样的背景下,近两年行业对这项业务更加谨慎,二是近两年来,银监会对该业务的监管趋严,第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借贷市场需求端信用状况下降,信贷和保险业务综合成本率上升,保险公司积极收缩这一业务
进一步分析,以上三个原因都指向一个问题:就是行业对这项业务的风险控制存在短板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信用保险业务两次陷入同一个坑:一次是2004年前后承保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时出现亏损,另一次是2019年前后承保贷款保证保险亏损
企业重蹈覆辙也与该业务的特殊风险属性有关融资和信用担保业务的风险特征不同于传统的重疾,长寿等风险,而类似于担保业务,这就导致了一个承保悖论:大数定律失效一般来说,保险的底层管理原则是大数定律在风险率一定的情况下,承保人越多,保险公司的风险越小但信用保险业务恰恰相反
保险业务的这种特殊风险特征不仅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利润表,也削弱了他们对这项业务的信心也让一些保险公司开始质疑开展这项业务的必要性,甚至有保险公司高管预测,行业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重拾信心
笔者认为,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商业机构,在某一险种出现亏损时,重新审视其实质风险特征无可厚非,但不必过度悲观一方面,信用保险业务的市场需求并未消失,小微企业通过保险增信的需求迫切,另一方面,个别保险公司最近几年来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信用保险业务的保费规模已在各类财产险中排名第二,第三
基于此,保险公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弥补风险控制的短板,既能促进保险为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又能拉动财产保险业的增长。
第一,充分识别风险,科学定价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充分考虑这一业务的价值和风险规模,特别是要纳入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风险,重点防范同质风险的集中爆发在此基础上,要进行科学定价,目标是保险既能服务小微企业等主体,又能实现持续盈利
其次,建立全过程风险控制体系在之前的失败案例中,保险公司的风控和贷后追偿主要依靠贷款平台,缺乏自主风控,往往处于被动鉴于此,保险公司应建立投保前,投保中,投保后的全流程风险控制体系
第三,加强科技手段的应用目前,个别保险公司已经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构建量化管理模型,将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于信贷审核,客户画像,追偿等业务流程,大大提高了风险控制能力
有保险高管估计,最早在2020年,信保业务的信贷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我相信,弥补了风控短板后的信保业务,在帮助小微企业融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