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硕兴起研究生教育走向多元什么学位类型
学硕缩招,专硕兴起 研究生教育走向多元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25日拉开大幕。
考场上,考生们奋笔疾书,考场下,不少打算考研的大学生就已经开始思考,来年自己要报考什么专业,什么高校,以及什么学位类型有不少大学生坦言,分不清专硕,学硕那么,学硕与专硕,为何一个缩招,一个兴起为何要区分两种学位类型又当如何选择
此消彼长
就读于山西大学的田甜一直有一个北大梦但就在她准备报考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时才了解到,2022年,该学院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10名,全部为推荐免试生没有保研资格的她,只能选择报考了专业硕士
最近几年来,在研究生报考人数稳增和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一些名校部分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减招甚至停招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甚至有媒体用退场一词来描述这一现象。
学硕缩招的同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正在持续稳步扩大教育部11月15日发布的《中国教育概况——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显示,2020年,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99.1万人,其中专业学位硕士60.2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60.8%,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106.2万人,其中专业学位硕士录取人数65.7万人,占比61.9%
2021年是我国专业学位制度实施30周年到2020年,我国已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专业学位已成为主体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黄宝印最近几天撰文指出,30年来,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成绩显著,类别上从1个发展到47个,层次上从硕士发展到博士,规模上从年招几十人到现在年招60多万人,比例上从占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到个位数到现在的百分之六十多,培养院校从少量院校到现在基本覆盖所有研究生培养单位,作用上从作为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有益补充到现在的同等重要,认识上从不被了解到现在的广受欢迎,模式上从以学习借鉴为主到更具中国特色和独特优势
结构优化
刚刚从新疆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的申航宇,坦言自己当年考研时没有纠结,直接选的专硕,因为专硕偏向工程应用,可以整体提升就业竞争力。”那么,学硕与专硕,为何一个缩招,一个兴起?为何要区分两种学位类型?又当如何选择?。大国工匠是我奋斗终生的目标!
学硕与专硕此消彼长的背后,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结构的逐步调整,以更好适应和发挥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硕缩减,专硕兴起不是这几年的事,而是相当长时间国家政策的体现华中科技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彭湃告诉记者,在2009年开始允许应届生报考专业硕士之前,专硕的占比不足10%,此后专硕招生就开始大幅增加,这个趋势一直很明显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是2020年专硕要占硕士招生的60%左右,去年出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专硕占硕士招生的三分之二,也就是67%左右
由此不难看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将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方式。有不少大学生坦言,“分不清专硕,学硕。
这种调整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转型密切相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进一步解释,过去,硕士毕业是可以进大学当老师的但是伴随着博士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教职的门槛也水涨船高比如,2020年我国招收博士生超过10万人,但是高校教师和科研院所的需求量在6万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可能有40%的博士生毕业后进不了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学术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定位仍然是单纯培养学术部门的人才,显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学生求学和就业的需求硕士培养需要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包括企业的研发人才
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彭湃指出,研究生培养的大趋势是职业导向,应用导向和实践导向特别是硕士阶段,大量扩招后不需要也不太可能要求大家都去做科研,更重要的是培养职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要把优化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简单理解为增加专硕的招生比例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岚强调,结构优化还包括健全专硕的类别管理机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增设专硕类别,体现出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此外,未来要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完善分类评价体系,引导研究生教育发展破除单一数量扩张的路径依赖,向着一种多元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类型多样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的李静考研时,因分数不够从学硕调剂到了专硕但入读后发现,二者实际学习中差别不大,研一所学课程一样,研二都需要掌握实验操作,完成学位论文实验最大的区别是学位证书,学硕是医学学位,专硕是理学学位
学硕与专硕,都需要培养研究能力,那么二者有何区别也是许多大学生颇为困惑的问题。考场上,考生们奋笔疾书;考场下,不少打算考研的大学生就已经开始思考,来年自己要报考什么专业,什么高校,以及什么学位类型。
彭湃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指出,学硕与专硕的主要区别在于:学硕更重知识创新能力,专硕更重实践创新能力,学硕应主要参与学术性课题研究,专硕该参加专业实践以及行业产业应用性课题,学硕主要看论文的学术性,专硕主要看论文有无应用知识能力解决现实问题。
多位专家指出,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不同,因此,培养人才的目标,方式和评价也应该有差异性,只有如此,才能精准培养这种培养类型的区分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学位类型的多样化也是一种共同趋势
我们日益接受了多元质量观,应该欣赏这种分类培养带来的差异美徐岚也坦言,目前的专硕培养还不足以显示出类型的区隔,尤其是在课程内容,论文形式上与学硕无甚区别,虽有实践环节但大部分学生没有校外导师,教师对专硕的要求通常比较松,若加上修业年限比学硕短,没有与职业资格做到很好衔接,就很容易被贴上放水的标签,专硕=实践创新能力的信号作用就失真了
据彭湃及其团队做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学习和发展调查结果显示,专硕参加各种横向课题的比例不如学硕,而横向课题直接指向应用能力,应该让专硕更多参与,导师对于学硕专硕培养大多没有方式上的区别,基本上按照过去培养学硕那样培养,存在惯性,目前行业产业参与专硕培养的体制机制存在欠缺彭湃认为,专硕招生占比从不到10%上升到60%,只用了十年左右时间因此,这些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此外,对专硕扩招可能带来的连锁问题,沈文钦提出,要警惕背后隐藏的教育公平问题专硕的学费相对学硕来说往往更高,可能会使寒门子弟的深造机会受到影响在不少就业岗位要求硕士学位的现实条件下,未来的政策研究或者调整要充分考虑研究生教育公平问题
最后,对有意向考研的大学生,多位专家建议,一是明确目标,找准定位,做好职业规划,不要随大流,追热门,更不要把专业学位看成放水的选择,二是要对读研有正确认识,研究生不是听课修学分就学好的,而是以自学为主,目标是提升研究能力,三是在本科阶段就要有意识去参加老师的课题研究,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