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企微、飞书三强争霸:谁会率先盈利
作者|陈 妍
编辑|大 风
抢夺市场,硝烟四起
2015 年,钉钉率先开始了国内企业协同办公平台的探索。当年阿里的陈航all in 社交产品“来往”,结果产品并没有掀起风浪。而后,陈航又探索起新的产品,结果无心插柳,做成了“钉钉”。
越来越卷,很好地概括了二者的发展状态。
飞书打破僵局
2017 年,由 10 人组成的飞书项目组,正式开启对办公软件的探索。一开始,字节跳动只在内部推广飞书,直到 2019 年,字节才决定将飞书对外部客户开放,这个时候,飞书还在实行收费策略,主打中大型客户市场。
重视算法优化、押注产品力的飞书,其应用逻辑天然就适应以互联网公司为主的大公司,飞书在赌,未来大型协作办公市场会成为主流,而在算法界,字节向来说一不二。
打得激烈,钱没挣着
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疫情前钉钉花了将近 3 年时间才实现用户数量破亿,而在 2019 年底上线的腾讯会议,到 2022 年第一季度,注册用户数达到 3 亿,月活用户数突破 1 亿。
超常增长的用户规模,让原本没准备好收费的协同办公软件,付出不小的成本代价。就拿钉钉来说,疫情期间突增的下载量,导致阿里云在短期内连续扩容了 10 万台服务器,比得上头部大型企业一年的采购量。而在疫情期间大力推广的视频会议,有时甚至一天就要补贴几个亿。
阿里巴巴的财报里提到,由于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远程办公软件钉钉,导致 2020 财年第四季度创新计划和其他部分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亏损达到 30.63 亿元。
去年 3 月开始,钉钉在免费版的基础上,分别针对中小企业、中大企业、超大企业,推出专业版、专属版(每年 10 万元起)、专有版(每年 100 万元起)。
飞书 OKR 企业版的收费标准是一年 420 元 / 人。但作为三巨头里体量相对最小的,飞书在另外两位加速商业化的时候,没有放弃对用户的扩展。目前,飞书 People 标准版将面向中小企业免费开放,并为百人以下企业免费提供飞书 OKR 标准版,用来吸引一部分客户迁移。
收费,也成了三家必然的选择。
狭路相逢,胜者难当
国内 B 端市场的蛋糕有多大?根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截止 2021 年,全国企业数量达 4842 万户。而《2021 中国 SaaS 调查报告》显示,2021 年我国办公软件付费率不足 15%,而欧美市场办公软件付费率已经超过了 70%。
本质上,还是国内的 To B 服务没有形成良好的付费习惯。不少初创公司抱着“能省则省”的态度,当原本免费的软件开始收费时,不可避免地产生抗拒态度,并思考“这款软件是不是非用不可,有没有其他平替”。因此,在收费的初始阶段,协同办公软件必然会经历用户流失的阵痛。
如果协同办公软件朝着“大企业定制化”的方向走,又容易落入“成为项目制服务公司”的陷阱。且不说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企业的发展增速和利润率都会被甲方大公司压制。协同办公软件必须在此之中找到平衡。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