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剃头匠”眼中的乡村之变

来源:人民网 2023-10-10 03:52:33  阅读量:11653   

遇到闵文田时,他正要去给一位老乡“上门剃头”,我们决定载他一程。路上,汽车绕着山头左摇右摆,这位58岁的“剃头匠”渐渐打开心扉。他瞅着窗外的山塬、田垄,聊起自己的故事。

一位“剃头匠”眼中的乡村之变

闵文田的家乡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新义村。30多年前,他的父亲在赶集时买回一把手动的剃头推子,构造十分简单,在当时却是“稀罕货”。后来,热心的闵文田一有空闲就帮村里人义务剃头,一干就是大半辈子。

闵文田记得,每年麦子一熟,就到了自己最忙的时候:“那会儿家家户户都在田里割麦子,正好可以凑到一起剃头。我忙完地里的活儿就忙‘头上’的活儿。”闵文田剃头也像割麦子一样利索。“那时候图个简单省事,没有发型,全剃光头。只要把飘进头发的麦皮子梳掉,推几下就完事了。”

说话间,汽车穿过一片高标准农田,农机在田间“劳作”。“现在农机合作社的机械化服务替代了双手,‘庄稼人’能腾出手外出务工。村里产业也丰富了,割完麦子,还要晾花椒、收玉米、种油菜,外地市场都抢着要。”闵文田望向田边的青壮年。

“最近农忙,年轻人回来盯农活、‘抢’农机了。”闵文田张大嘴巴:“又有几个没见过的‘时兴头’!这些年,村里人都去县城的理发店弄头发,不光要烫染,还要焗油、护理、按摩,一坐就是大半天。日子有多精致,头上就能看出来。” “庄稼人”的生活日新月异,闵文田剃头也“剃”出了新身份。2021年,他被推选为新义村公益理发员,为全村的老年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服务的对象少了,但个个都是‘刚需’!”

很快,汽车停在一户人家门口,男主人热情地将闵文田迎进门,屋内,一位老人正侧身躺在炕上。“我父亲82岁,有脑溢血,说不清话,下不了床,很少去串门。幸亏闵叔经常过来理发,陪着说话、解闷。”男主人说。

闵文田把老人扶到炕边系上围布,拿起电推子,把稀疏的白发一点点清理干净,又用热毛巾反复擦洗了头皮和脖子,花费了半个多小时。“现在剃头像‘绣花’,为的是让老人舒服。”闵文田说。

日落后,我们把闵文田送到村头,那里停着他新买的“小电驴”。“公益理发员每年有8000元补贴,我家种的小麦、油菜卖得也好,日子滋润了。”闵文田说,这些年村里土路变水泥路,骑车去哪儿都方便。吃过饭,他打算到村里的文化广场跳舞去。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

30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