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助力“双碳时代”?各界共话绿色智慧未来
随着数字浪潮的席卷,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愿景,数字革命和能源革命迎来了历史性的交融。多重机遇叠加下,人工智能技术将如何助力“双碳时代”?
作为2021世界数字经济大会和第十一届智慧城市与智慧经济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与碳中和战略融合发展论坛10月15日在浙江宁波举行。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在助力RD、生产、流通等产业环节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陈成海表示,政府、企业、高校等各界人士共商智慧驱动低碳转型、绿色未来,意义重大。
低碳城市、节能生产、绿色生活都与“双碳”目标息息相关。据深圳市万家安IOT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徐明介绍,“双碳”的推进将迎来AIoT新产业发展的春天,也将掀起以科技为引领的经济、产业、生活、环境零碳新产业革命。
“碳排放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无处不在。吃饭、睡觉、旅游、运动都在排放二氧化碳。”例如,徐明解释说,“乘电梯上下楼梯相当于排放0.218公斤二氧化碳。”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社会寻找低碳解决方案。比如从家居的角度,借助自动化系统的综合监控,可以实现能耗控制;无人在家时自动关闭设备,可以帮助家庭节约用水用电;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动上报,让人们远离电器的安全隐患。
与绿色生活方式相比,低碳办公已成为未来的一大转型趋势。“缺乏能源消耗和使用意识”、“水电成本高”是职场痛点。现场相关人士提到,未来通过搭建一体化信息管控平台,可运营智能洗手间、智能环境检测、智能访客等功能,实现低碳运营、高效节能。
智慧驱动的“双碳时代”即将到来,但仍然需要正确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
论坛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人工智能研究所的双聘研究员张重阳表示,任何情况下都要正确理解人工智能。“AI不能完全替代人,而应该是‘AI人’,也就是人机协同。”
作为论坛举办地,宁波是制造业大城市,也是数字化改革和智慧经济发展的引领城市。针对“双碳”目标,宁波在今年9月发布了“十大行动”和“十大标志性工程”,其中提到要实施科技创新攻坚克难。
陈成海介绍,宁波正通过统筹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碳排放和居民生活“四个维度”,以数字化改革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为主要路径,率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