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嵩松两只在管基金增聘新人,给明星基金经理“减负”已成行业共识?

来源:证券之星 2023-02-22 18:31:06  阅读量:18426   

每到年初,明星基金经理的一举一动就备受业内关注。

近日,蔡嵩松旗下管理规模最大的两只基金增聘基金经理。银柿财经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位头部基金经理有增聘或卸任动作,引发外界持续关注。

“以老带新”或是主因

2月18日,诺安基金发布公告称,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诺安和鑫混合增聘新基金经理。公告显示,诺安成长混合自2月18日起增聘基金经理刘慧影,诺安和鑫混合自2月18日起增聘基金经理邓心怡。

蔡嵩松管理规模接近300亿元,是市场头部基金经理之一,外界对上述动态颇为关注。

一般而言,增聘基金经理可能是“老带新”的举措,或者意图减轻原基金经理压力,但也不排除是为离职做准备。近日,另一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卸任旗下部分产品的基金经理,此前就是先有增聘动作。

对此,诺安基金内部人士20日向银柿财经表示,诺安基金长期看好科技赛道的配置价值,持续布局科技领域的产业投资、研究能力,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此次增聘经投委会讨论决议,属正常人事安排,基金经理增聘不影响相关产品正常运作,相关信息以公告披露情况为准。

银柿财经注意到,诺安基金本次增聘的两位基金经理均系“新人”。资料显示,刘慧影2022年8月管理首只基金产品“诺安优选配置混合”,而邓心怡的产品管理经历仅比其早一个月。

近期,诺安基金老将蔡宇滨离任旗下全部产品基金经理,公司面临新老交替问题,蔡嵩松“以老带新”有助于梯队建设,同时亦有助于自身“减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投研。

争议不断的公募明星

蔡嵩松近年来一直是公募行业的焦点人物。

自2019年顶着“中科大少年班”等光环执掌“诺安成长混合”以来,蔡嵩松将产品规模由2018年的不足4亿一路带到如今接近250亿,而其“all in科技股”、“散户化”的持仓风格也导致其投资收益率“大开大合”。

2019~2021年,蔡经理带领“诺安成长混合”跑出了95.44%、39.10%和22.50%的投资收益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59.37%、11.89%和27.70%;而2022年收益率仅为-40.04%,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近20个百分点。

2021年,蔡嵩松发声,称“希望大家理性购买基金,不要赚了钱叫我蔡总,亏了钱就叫我菜狗”,该言论一经发布迅速冲上热搜。

2022年9月,有传闻称“蔡姓顶流基金经理本周失联”,迅速引发二级市场震动,外界一度将该事件与半导体产业投资相关联,随后蔡嵩松以一条“正在休假”的朋友圈间接澄清。

自执掌“诺安成长混合”以来,蔡嵩松始终专注于芯片、半导体等科技板块,持仓前十位均为科技股。

在2022年四季报中,蔡嵩松依然非常看好科技行情,他表示:“芯片板块的两大主要矛盾,一是景气度拐点;二是美国制裁。二者都已到了临界拐点的时候。景气度下行在四季度继续消化之后,随着经济恢复需求重启,库存去化会进一步加速;而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制裁暨国庆期间极限施压之后,进一步的制裁已经乏善可陈,无论设备材料板块还是设计板块,目前已经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去明星化”“减负”成行业共识

2023年以来,公募市场上已发生多位明星基金经理有增聘或基金产品“纳新”动作。

冯明远、王宗合、曲扬等公募名将相继卸任多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而谢治宇、张萍、王崇、赵强等人管理的基金产品也迎来“纳新”。

尽管市场上对上述明星基金经理动态引发的去留问题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近年来各家基金公司都在关注基金经理“去明星化”和“减负”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不少基金经理选择主动降低资产管理规模。

一方面,明星基金经理资产管理规模过大和管理基金产品数量过多,容易分散其投研精力,导致大量基金产品的投资风格趋同,降低基金的超额回报;另一方面,明星基金经理资产管理规模在基金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的占比过高,也会导致基金公司过分依赖于某个基金经理。

出于提升明星基金经理的超额回报业绩,以及减少对某个明星基金经理依赖的考量,2023年以来,众多基金公司尝试通过主动“减负”的方式,提升明星基金经理的投研效率,并通过明星基金经理“老带新”的方式,加强公司的人才梯队建设。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

30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