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要繁荣多彩贵州特色文化,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文化振兴是灵魂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载体,有助于我省走出一条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加强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制定地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为民族特色文化保护提供制度支持鼓励申报各类民族文化保护传承项目,推动非遗传承和保护发展规范化,激活民族文化项目良性传承积极组织项目资金申请,鼓励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商业收益等渠道设立国家文化保护基金,为文化保护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非遗传承人的奖励力度,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壮大民族文化传承人队伍充分发挥非遗传所的作用,积极开展文化自觉实践活动,让特色文化活动惠及,滋养,引导人民群众以民俗节日为载体,通过竞赛,表演,讲座等方式加大民族特色文化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文明氛围挖掘民族特色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推动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业态融合创新发展坚持文化引领,产业带动,立足贵州民族文化遗产,聚焦创意设计,表演,音乐,美术,手工艺,数字文化,文旅融合等重点领域,激发文化创造力,推动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以文化+旅游融合创新为重点,着力打造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品牌,加快培育和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国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注重文化+健康的融合创新,依托苗医药,瑶浴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大做强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健康产业,并与现代医学科技相结合,促进健康医疗产业与文化旅游市场的有机融合,专注于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运用科技手段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实体经济和制造业领域,推动民族文化产业与手工业生产,装备制造,旅游商品,特色农业等产业融合升级通过新体验技术,大力开发线上线下融合,现场场景与网景结合的文化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推动民族特色文化和现场传播的创新发展
培育壮大民族特色文化市场主体加快培育地方文化领域龙头企业,重视发展新型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乡村文化旅游专业合作社,打造文化认同,利益共享的村落社区围绕第一产业,龙头企业开展全产业链投资,积极引进文化产业中的优强企业和产业链延伸中的配套企业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创办农村文化企业,对视角独特,眼光长远,创新能力强,孵化条件好的小微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加大民族特色文化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制定优惠政策和绿色通道,推动人才下乡,能人返乡充分发挥国家文化人才,非遗传承人,行业领军人物等的引领作用,激发农村人才活力,吸引人才返乡,用思想帮助农村,用思想繁荣农村创新配套机制,动员各种力量参与,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为乡村文化旅游企业提供政策宣传,营销,金融,融资,法律等个性化服务
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大投入,支持文化室,广播电台,农技站,家庭博物馆,产业微实验室等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整合,始终坚持民族特色的本质和价值取向,丰富农村精神生活,加强农民技能提升,激发产业创新活力畅通村民表达渠道,尊重村民文化诉求,精准匹配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实现供需对接,共建共享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标准化建设,强化文化服务标准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以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导向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精心打造一批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名片,加强民族旅游村社区建设,提升民族社区治理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省份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