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中就明确要求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增强金融普惠性,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政策号召下,如何加深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在规范中创新发展?对此,同盾科技合伙人、副总裁陈文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第九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年会上发言表示,“从金融服务实体的本质出发,把中小微企业融资这一普惠金融的难点转换成科技+金融业务+创造新的边际条件+利用新的数据资源,实践证明可以有效提升中小微普惠金融水平”。

当前,庞大的中小微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中的主力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就业、促进消费、激发创新、带动投资、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中小微企业的特殊性和高频、小额的融资需求特性,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成为了一个全国性问题,并在各地呈现出不同的痛点,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与它们的经济贡献之间,仍有很大差距。

陈文在发言中表示,回看十年前,“ABCDE”,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电子商务技术驱动了金融服务的加速创新;五年前,头部银行机构纷纷提出开放生态、平台化等概念,全面支持数字化转型步伐;今天,在监管趋严、合规要求更高的背景下,金融业加速回归行业的初衷,并带着更多的敬畏之心经营业务。通过借力科技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创新技术,让科技为金融服务实体发挥效益倍增的支持作用。

作为科技企业,同盾对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抱有充分信心。陈文发言表示,同盾的思路是用决策智能、数据智能的思维去帮助金融机构解决业务问题。同盾提供的软件包括决策引擎、模型平台、知识图谱、大数据平台等等,都是在这一思路下,帮助金融机构打造一个决策智能的闭环。目前,同盾的这一思路已在大量应用场景落地,并支持金融稳健发展。

同时,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生产要素,金融机构也非常重视数据要素价值,这其中既要确保数据安全,又要打破数据孤岛。隐私计算技术作为数据融合应用和价值释放的安全新思路,在金融行业已有落地应用。同盾作为国内较早探索隐私计算领域的科技企业之一,提出知识联邦技术框架体系,并基于知识联邦构建了工业级安全多方应用平台产品和一整套的技术生态,帮助各行各业实现数据价值和知识的流动与共享。目前,相当一部分具备验证性的同盾隐私计算技术也已在金融机构数据治理、精准营销等领域落地使用。

陈文表示,同盾科技在实践中帮助地方政府搭建一个政府主导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金融机构在这一平台投放普惠金融产品,同盾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各委办局涉企信用信息在平台整合共享,生成企业数字画像,让金融机构更好的评判申请贷款企业的风险。目前,这一模式已陆续河北唐山、浙江杭州、河北三河、山东等多地落地。以唐山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例,平台于2019年底投入运营,截至2022年3月27日,已入驻金融机构63家,注册企业15026家,成功撮合信贷超过750亿元。

稳住中小微企业就是稳住了经济的“半壁江山”、稳住了就业、稳住了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202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7.3%,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幅超过40%,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同盾也将继续发挥创新科技价值,帮助金融机构提升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助力优化中小微金融服务生态,让科技更好地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