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首届中国呼吸健康大会上,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肺肿瘤早筛及无管微创技术联盟理事长何建行表示,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技术已成为现代手术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提升了治疗效果。

何建行回顾了手术外科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手术通常意味着大切口和长时间的恢复。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创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微创技术不仅使刀口变小,更重要的是,它减少了整体损伤,降低了刀口的疼痛,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避免了使用引流管等辅助设备。

何建行强调,微创技术的发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麻醉科等其他学科的进步紧密相连。随着外科技术的微创化,麻醉科也实现了从传统麻醉向精准麻醉的转变。这种全系统工作的精准性,确保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受到最小的影响,从而加快了康复进程。

在过去的十年中,何建行及其团队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发现,微创技术对肿瘤患者的远期生存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微创技术通过降低疼痛等应激因素,有助于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为了有效降低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起了肺肿瘤早筛及无管微创技术联盟。该联盟的核心目的在于强调“早预防、早发现”的重要性,并致力于将微创技术与早期筛查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医疗服务。

“微创技术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局部问题局部解决。”何建行说道,以胸部或腹部手术为例,微创技术能够精确作用于病变部位,而不对周围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这种局部化的处理方式,不仅提高了手术效率,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何建行还提到了边缘学科在推动微创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现代医生必须掌握先进的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基因组学等,才能将这些边缘学科的知识应用到临床医学中,推动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