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为AI、5G、8K等新兴技术带来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较上一年增长超4%,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AI技术在内容层面的应用逐渐得到重视,已经可赋能各类内容生产,如文本、音频、图像、视频、互动内容等等,从内容生产的前期、中期、后期等阶段带来变革与创新。尤其是在音频内容生产上,目前我国音频用户规模已超6亿,随着音频行业的快速发展,AI技术与音频内容生产的结合得到各大音频平台的重视。

然而,国内AI技术在内容生产的支持上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各大数字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也还在尝试中,有待进一步发展与突破。以AI技术凸显声音的温度、实现全场景渗透将成为未来技术赋能生产的发力要点。

以总台“云听”为例,在此次两会报道中不仅实现了“全AI”语音播报,更运用了AI声音“人格化”、AI播报多场景覆盖等玩法。对此,CTR浅析此背景下生产技术与内容策略的深度融合创新。

图片

图片

声音的“效率”:

同时提高产出与用户体验

目前,AI技术已经初步参与到了在线音频的内容生产体系中,并对传统的音频内容的生产模式产生了正面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用户体验与内容生产效率等两大方面。相关研究表明,超六成受访用户认为AI合成音频比非AI音频节目更有趣,可见AI播报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除此之外,AI播报技术还能降低内容生产成本、简化内容生产流程、提升内容产出效率等。

面对AI技术对音频内容生产带来的变革与机遇,不少主流音频平台跃跃欲试将AI播报技术投入内容生产。例如在本次两会报道期间,总台音频客户端“云听”联合“中国之声”,借力AI技术推出“全AI”播报资讯专栏《两会快报》

报道过程中,“云听”的“AI主播”基于中国之声“两会”报道团队的供稿进行快速制播,平均单条音频资讯生产时长仅需1分钟左右,大幅提升制播效率。截至3月10日,《两会快报》于云听APP站内播放量达92.4万。
图片

图片

声音的“温度”:

声音也可拥有人格化IP

在将AI技术运营与内容开发的同时,如何保留原本声音的“人性温暖”是值得关注的一大要点。因此,模拟主持人原生声音的AI数字化开发成为了个中精髓,此举一方面既可以盘活原有的声音IP资源,进一步凸显主持人原生IP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引入AI技术,形成“人性之暖”与“科技之飒”共存的独特IP,最终使原有的声音IP价值得到更好沉淀。

以总台“云听”为例,基于总台播音主持IP,“云听”通过对主持人声音进行模型训练和深度学习,实现声色模拟、情感展现等,打造出适用于各类资讯板块的AI主播IP,超85%以上的播报内容皆产生于AI主播。

在此次两会报道中,“云听”推出AI主播团体IP“云小天团”,深度融合《中国之声》上会记者团队,打造定位于政策要闻的AI主播“云小琦”、定位于社会热点的“云小宇”、以及定位于行业报道的“云小江”,多角度覆盖两会议题,全面布局“两会”报道。

图片

声音的“渗透”:

用户服务导向的多场景开发

声音内容便于随时随地获取,相较于文本、视频内容更具有便捷性,这既是声音内容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在引入AI技术时可以重点突出的一大要点。

对于利用AI技术凸显声音的“伴随”意义、多角度渗透各种生活场景,则需要进一步关注用户导向的内容分发与功能开发,充分发挥AI技术的“智性美”,贴身服务用户。

例如,总台“云听”在此次两会报道中,AI主播团的幕后工作者通过深度化的包装和智能化的推送,以“AI播报+一键分发”的模式,实现了AI音频内容的多终端分发,覆盖车机端、智能穿戴端等。

“云听”在分发过程中,首先以端内整合大量资讯节目,随后以接口的形式一键触达各终端用户。这一创举使“两会”最新音频资讯在云听覆盖的终端设备间无缝切换,真正实现跨屏、跨场景传播,扩大融媒体传播效果。

结语

AI技术的发展对音频内容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助力,以“云听”为首的音频平台在不同程度上将AI技术应用于内容生产。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对AI技术与声音的深度融合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如何在以AI技术赋能声“量”的同时,也保留并提升原本声音内容之“质”,还需聚合整个音频行业之力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