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密集调研医药生物行业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记者发稿时,6月以来机构累计调研108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从细分领域看,医疗器械和化学制药赛道颇受机构关注,尤其是包括复星医药、艾力斯等在内的创新药企以及包括心脉医疗、怡和嘉业等在内的创新器械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的出台,创新药产业趋势明确,政策对“真创新”的支持态度明确并积极推进。长期来看,医药生物行业作为刚需性行业,创新药、创新器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行业稳健增长可期。
机构关注出海能力
根据Wind数据,从6月以来接受调研的医药生物行业个股看,心脉医疗获机构关注度最高,参与调研的机构累计达250家;老百姓、怡和嘉业、荣昌生物紧随其后,均被不少于150家机构调研;此外,亚辉龙、蓝帆医疗等公司亦均获超100家机构调研。
心脉医疗的海外重大并购吸引了众多机构的关注。心脉医疗日前发布公告称,基于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和业务布局,公司全资子公司MICROPORT ENDOVASTEC B.V.拟使用自有资金6500万美元受让Earl Intellect Limited、Turbo Heart Limited合计持有的公司联营公司Optimum Medical Device Inc.(简称“OMD”)约72.37%股权。
心脉医疗在7月4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收购后,心脉医疗具有OMD的100%股权。本次交易对价6500万美元,对应估值约8981.87万美元。谈及收购后影响,公司高管层回应道,通过本次交易,OMD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有利于加强公司在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等领域的协同,有助于进一步夯实公司在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的领先地位,提高公司主动脉血管支架等产品的创新与研发实力,符合公司对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战略布局。
“心脉医疗和OMD在平常的沟通非常多,我们管理层有固定的例会沟通,包括项目合作沟通会,部门例会等,加上过去七年的合作,融合难度会低很多。”心脉医疗高管层表示。
在医药生物行业,出海能力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公司营业收入中海外收入占比相对较大,2022年占比约85%,2023年占比约65%。”怡和嘉业在7月5日披露的机构调研纪要中表示,公司聚焦呼吸健康领域二十多年,已进入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医保市场,具备出色的全球市场进入能力。公司自2023年开始正式启动海外本土化,深入本土市场。
根据荣昌生物一季报,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为6.23亿元。现金流方面,该公司表示,其在资金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五大方面:公司账上有一定的现金储备;商业化带来一定规模的现金流;拥有充足的银行授信;潜在的国际合作也有可能带来一定规模的现金流;资本市场融资。
创新药行业政策暖风频吹
近期,创新药行业迎重磅政策利好。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会议指出,发展创新药关系医药产业发展,关系人民健康福祉。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要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
天风证券表示,创新药产业趋势明确,政策对“真创新”的支持态度明确并积极推进。随着真创新好品种越来越多,商业化价值兑现呈现多元化,建议结合催化节奏和估值水平积极关注。
中泰证券表示,自2023下半年起,针对国内创新药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频出,从审评提速、多元支付、合理定价等多维度做到了大力扶持;2024年以来,北京、广州、珠海同时发布支持医药创新发展的政策或征求意见稿,各地对创新药产业支持政策正逐步落地。本次,随着《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的出台,后续有望看到更多配套政策落地,激发创新药企业的活力。
市场方面,东海证券表示,近两个多月,医药生物板块持续回调,估值已处于近五年的最低区位。长期来看,医药生物行业作为刚需性行业,创新药、创新器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行业稳健增长可期。
配置方面,国金证券建议,从两个板块进行重点布局:一是享受创新支持政策红利的高创新药械品种,例如GLP-1赛道、ADC(抗体偶联药物)和双抗赛道、电生理及内窥镜等创新医疗器械赛道;二是存在第三季度需求复苏预期的院内存量药械,例如部分景气度较高的生物制品(长效干扰素、三代胰岛素、血液制品等)、精麻药物、化学发光诊断、医疗设备、原料药(如维生素、抗生素等)等。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