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行故远”——千年的敦煌遇上六百年的紫禁城

来源:网络 2021-09-26 13:38:00  阅读量:12038   

1000年的敦煌,600年的故宫。

印象3354“敦兴如此远,——敦煌故宫特展”。

光明日报记者李云

600多年前,一个和尚在中国西北戈壁沙漠的悬崖上挖了一个石窟。千百年后,在这片悬崖上开凿了大大小小的700多个石窟,其无与伦比的壁画和绚丽多彩的雕塑让世人认识了这座艺术宝库——敦煌3354。

一千年后,600年前,一位皇帝在华北平原的北京建造了一座宫城。经过明清时期的修缮建设,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质宫殿建筑群和大量国宝让世人认识了这座神秘的宫殿————紫禁城。

今天,千年敦煌和600年故宫联合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活动,——“故宫敦煌特展”,9月17日在故宫隆重开幕。

展览设在武门-盐池大厦展厅。共有188件丝绸之路甘肃段文物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展出。还有敦煌壁画临本35幅,彩塑6幅,高保真数字壁画70余幅,仿华盖、宝塔等辅助展品20余件。同时在武门西马路下设置了临时展厅,对莫高窟第285窟、第220窟、第320窟进行了修复。走进展览,观众可以体验到敦煌和故宫这两个千年中华文明代表的独特魅力。

莫高窟第159窟中唐菩萨像。

第一,记录国史。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敦煌通往西域,到达中亚、印度、西亚甚至欧洲。地处丝绸之路枢纽的敦煌,见证了这条千年古道的沧桑和悠久历史。

敦煌壁画中有相当多的内容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最有代表性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图》。壁画展示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张骞是第一个代表国家的使者,这标志着丝绸之路上以国家为单位的大融合的开启,这是历史史册上的一段伟大历史。

此外还有许多描绘外国使团、商队出入、贸易等内容的壁画,这些壁画的内容已被出土文物所证明。陈列柜里有一张看似不起眼的汉简,记载汉代时,驿站用18担小米喂吴孙国出使的马匹,相当于486斤粮食。从数量上来看,乌孙使者团非常庞大。这件事史书上没有记载,实际上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某个时刻。无数个瞬间汇聚成一段壮丽的历史。

对于当时的商务旅行者来说,丝绸之路并不总是平坦的。穿越欧亚的丝绸之路不仅危险,气候恶劣,而且土匪横行。壁画《商旅遇盗图》真实再现了古代商旅人士往返丝绸之路所面临的艰难险阻。图中,用于在马背上运送货物的马鞍已被移除。胡商,高鼻深目,腮髯,头上缠葛布,头上戴白毡帽,高尖顶粟。面对持刀的土匪,他们双手合十,嘴里说着话,祈求祝福。

西域胡人商队是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主体。胡商形象在敦煌壁画中并不少见,在大量出土文物中也有所体现。例如,陈列柜里有一块唐代砖,上面展示了一场半决赛,一只骆驼用杨雕的方式搬运货物。这是古代商队在丝绸之路上风雨兼程的反映,也是唐代诗人张继《凉州词》中“无数铃声远在千里,应练到白衣Xi安”的插画。

唐代胡人引驼砖。

丝绸之路不仅是货物交换,也是文化艺术交流。展台上的一个唐代小铜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它的形象与唐诗中描绘的胡腾舞场景十分相似,造型生动。虎腾

高木石像塔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本土化的产物。这座北凉时期的石塔大小如壳,采用了印度佛塔的风格,但其基座的八面分别刻有“八卦”图像,表示八个方位。开创了中国独一无二的八面宝塔,是最早的八卦资料之一。塔顶镌刻北斗七星,表明了宝塔寺朝南的传统风水观念。

放在石塔不远处的景教铜章也是文化交融的证据。出土于敦煌莫高窟北区,佩戴徽章。景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托里学派,十字架装饰是信徒信仰的象征。还有一组维吾尔木活字也值得一提。虽然史料中没有发现维吾尔木活字的确切记载,但这批出土的木活字上有明显的墨迹,使用明显。经专家研究,推测这批木活字的年代应该在12至13世纪,比开创拼音活字印刷术的德国古腾堡使用金属活字早约200年。

元代维吾尔木活字与景教十字铜饰。

通过展览,我们仿佛看到,几千年前,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僧侣、探险家和不同种族、不同身份的人,在一望无际的黄沙中跋涉,经历了无数的险阻和艰辛,连接起欧亚大陆思想文化传播的轨迹,见证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碰撞、包容、互鉴的历程。

第二,描绘佛教的天界。

宗教题材是敦煌壁画和塑像的主要内容。

著名的佛教故事,如九色鹿、舍身喂虎、强盗成佛,都在敦煌壁画中得到了精彩的呈现。展览精选了105幅北朝至元代敦煌壁画,临摹再现了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画面,让观众直观地领略到敦煌壁画的独特魅力。

莫高窟第257窟西墙绘有九色鹿的故事。画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长卷连环画的形式,从两头到中心对故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展的经过。此次展示的是九色鹿向国王陈述事情经过的场面,它昂然挺立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这些宗教题材的壁画中,乐舞图像可谓“最美”。资料显示,敦煌的石窟群中有370多个洞窟绘有乐舞图。壁画中的乐器涵盖了吹奏、拉弦、弹拨、打击等类型,约50种7000余件;壁画中的大型乐队最多达38人。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最著名的当属“飞天”了。它融合了汉唐舞蹈传统、古印度佛教文化及周边众多民族的舞蹈,别具特色,并借由《丝路花雨》《千手观音》等舞蹈作品深入人心、令人陶醉。

绘有飞天的夹墙,引领观众走进敦煌的意境。

“反弹琵琶”是敦煌舞蹈中的经典动作,它的创作灵感就来自莫高窟第112窟的“伎乐天反弹琵琶”壁画。伎乐天是佛教中的香音之神,在敦煌壁画中也指在天宫中奏乐的乐伎。这幅壁画中的伎乐天,弹拨琵琶的造型十分独特。专家介绍,在西藏的定日地区至今仍有反弹四弦琴的舞蹈。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舞蹈形象自中唐以后大量出现,或许与这一时期吐蕃对敦煌的统治有关。

走进复制的莫高窟第220窟,一定要仔细看看北壁的乐舞图。它绘制于初唐,是唐代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描绘了佛国世界伎乐天奏乐歌舞的场景。画面正中有一座灯楼,两侧各立一树灯轮;左右两厢置乐队,共28人,分为两组,演奏来自中原和西域的各种打击、吹奏、弹拨乐器;两对舞伎在小圆毯上旋转腾踏,巾帛飞扬,跳着唐代盛行的胡旋舞。

三、刻画人间万象

敦煌壁画里,除了描绘宗教故事,还有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有不少得到文物的印证。

壁画中有大量供养人的形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年代人们的样貌。比如展览总结了一些女供养人的妆容,无论是脸上扑粉、唇上涂红,还是画眉毛、戴发饰,其讲究精细程度一点不比当代逊色。回想一些古装电视剧中的人物造型,有些与现代审美不符的地方,比如唐代女子,嘴唇只涂红中间部分,眉毛是剃光本身的,再用笔画上,其实这是还原历史的。通过敦煌壁画可以看出,唐代女子就是这样“点唇”“黛眉”的。

莫高窟第112窟的壁画《伎乐天反弹琵琶》

在展厅一角,有一座一人高的木架,乍一看像是一个落地式衣架,但它的中间靠上部位分成两层,每排固定着8片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金属块。看了说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种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打击乐器——方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的梁,流行于隋唐时期。它附近的展柜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忽雷、小忽雷、大圣遗音琴等唐代乐器,以及一些唐式乐器,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如果有兴趣,不妨去第220窟的《乐舞图》中找一找那些古老乐器的影像。

唐代的小忽雷

东方古老的建筑几乎都是木结构,由于自然与人为的多种因素,留存下来的古建筑实物很少。敦煌壁画中保存有许多建筑图式,为已经湮灭的建筑实物留下了形象资料。这些建筑图像不但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更以它丰富而且相对准确的细节刻画,弥补了学界对中国古代建筑认知的空白。比如敦煌榆林窟第3窟的《西方净土变》,这幅绘于西夏的壁画,是敦煌壁画中建筑界画的代表作。“界面”为中国绘画中的一个门类,是用界笔和直尺画直线的绘画方法,以笔直的线条描绘出细致工整的建筑。比如,壁画中的正殿为重檐歇山顶,覆盖碧绿色的琉璃瓦片,殿左右接后廊与两侧的重檐攒尖方亭相连。此画为研究西夏时期的建筑营造方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北凉的高善穆石造像塔

敦煌壁画还有大量反映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的画面。有农民耕种、收割、打场、扬场;手工业者建造、制陶、冶炼、酿酒;市井百业中贸易、肉坊酒肆、弈棋百戏,以及反映婚嫁丧葬习俗的画面。可以说,人间百态都能在壁画中找到对应的表现。这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壁画,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不同阶层的喜、怒、忧、思,以及由此产生的生、老、病、死的生命现象,是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生活的珍贵资料。

20世纪50年代,敦煌研究院曾在故宫午门举办展览。70年后的今天,故宫与敦煌再次聚首,两座文化丰碑,以其超越时空、融汇古今的独特魅力,让观众深刻感悟中华民族伟大的融合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光明日报》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猜你喜欢

300

热门文章